中国温度计网 - 温度计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国外资讯 | 技术文章 | 企业新闻 | 市场推广 | 新品技术 | 行业纵览 | 政策法规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行业纵览 > 高二适“不随人俯仰作计”的诗魂
V.biz | 商业搜索

高二适“不随人俯仰作计”的诗魂

信息来源:w-j.cn   时间: 2022-07-30  浏览次数:30

高二适,泰州市姜堰人,一生最重要的文化活动在南京,学者、书法家,尤其擅长草书,在文史哲、书法的研究和创作方面成果卓著。与此同时,又是一位极具个性的诗人。作家、书画家俞律曾对高二适的作品给予肯定:“高二适作诗,是日常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。他意气自许,观世事,察人生,发为歌咏。其与世向背,历来一以贯之,因此其诗无一首不志高言洁,志大辞宏,志远旨永,乃第一等襟抱,第一等学识,第一等真诗。”

性情中人

在《高二适诗存》代自序中,高二适自己则说:“凡诗古文辞,能讲宗法、遵师承、株株于流派者,皆非佳致。要之,能出入千数百年、纵横于百数十家,取长舍短,自得其环而又超乎象外,何声调谱之足援耶?”这或许可以看作他诗作的宣言。

高二适是性情中人,平生喜欢交游,与南京、北京、上海等地的诸多学者、艺术家和诗人长期来往,相互酬唱,结下深厚友谊。这从他的诗作中,可以清晰地感受到。

其中之一,诗题为《家人报渊雷见过,寻之不得戏问》:“吾斋不速客,苏子向来亲。乘兴君能过,将愁日又新。谁教席未暖,太觉性难驯。忆得离仍坐,妻儿取貌辛。”听家人说,见过苏渊雷教授了,可惜没有与之相遇,他觉得很遗憾。到处打听,甚至让妻儿描绘苏渊雷的相貌,确认是不是这位不速之客。幸而,第二天苏渊雷又一次登门,跟他商量有关事宜。于是又有一诗:“苏子频来往,吾今亦尔思。大都文有阨,小却圣多时。颜面休憔悴,鸡豚共岁时。天阴酿微雪,何处访梅宜。”苏渊雷是常客,仍时而牵记。他们笑谈文坛风云,又商讨去哪里踏雪访梅。学者与学者的友情溢于言表。

能共清溪听水声

作为书法家,高二适与林散之自上世纪60年代相识,就是好朋友。林散之的诗,记录了他们十分欢欣的初会之情:“小阁江南夜,风尘揖上宾。人间初见面,天外正逢春”。高二适的诗则写道:“书到酣时千万字,情投深处两三更。昨来风雨今宵月,只欠心声作画声。”人逢知己,彼此唱和不绝。高二适曾认“草圣平生”,书法艺术在林散之之上,然对林散之的诗、书、画仍推崇备至。他的一首《漫兴和林散之诗老见寄之什》,便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:“何日江宁目笑成,春来出谷赋莺情。重来欲问散翁散,能共清溪听水声。”

中年时,高二适有幸师从章士钊先生。在半个世纪的交往中,他们亦师亦友,成为忘年之交。章士钊对高二适的才华极其器重,称赞他诗帖挥洒极工,颇类南宫名札,学问“寝馈功深”,“史实研究”“无漏洞可塞”,斯为“天下一高”。1963年,经章士钊的引荐,高二适被聘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。这为他潜心国学书艺研究创造了极好条件。从《高二适诗存》中,可以看到有多首为孤桐翁、孤桐师而作。孤桐,正是章士钊的别号。其《金陵别孤桐翁》曰:“老景珍风义,天心将乱阶。谈深宜未馁,诗好信非谐。江海何年废,兵戈此日佳。驾言元不乐,别后耿长怀。”对师长的缱绻怀恋之情,表达得何其真切。另一首《积雪呈孤桐师》中,则有“江梅未肯和盐实,远浦何日养鹤冲”,“工吟岂是哀时节,炉火梢春却著红”的句子,写出了自己不负老师期望,如孤峭的梅花一般凌寒迎春的志向。

做人的准则

高二适一生中最广为人知的事件,是1965年在与郭沫若先生的《兰亭集序》真伪论辩中,他冒着“世人矢的,被人唾嗓”的风险,独持异议,拟定《兰亭序真伪驳议》等文章,指出《兰亭集序》为真非伪。他的驳文,一个月内二度见诸报刊,为世人所瞩目,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书法界。关于这件事,高二适曾作诗多首。其中之一,有着长长的诗题:《孤桐老人以适稿草为京文物杂志所重付影印,来喻称喜不能禁,辄题两绝。诗曰“文章才调尔精灵”,又有“兰亭不见见高亭”,及“道是北京珍异事,士林相聚噪黄庭”诸句。又谓接受此一态度,必须格外谦同贺与警并,唯谦方能受益云云。唯愚不才之为此文,虽发于童曚,而实含茹于师门风谊……》,诗曰:“随兰文字上天庭,不信沉潜得地灵。初喻扬雄能作赋,旋闻伏胜想传经。先槎莫讯支机石,吴会虚传有御亭。一事报公卌年愿,刘郎晚达在冬青。”我们从中不难看出,章士钊在这场震惊世界的笔墨官司中,给予“素不随人俯仰作计”的高二适何其重要的支持。

显然,高二适在《兰亭序真伪驳议》一文中的这句话“素不随人俯仰作计”,既是他做人的准则,也是他作诗的灵魂。他的诗《史秋鹜刻成“草圣吾庐”巨印见赠,寄谢长句》中,有这样的句子:“秋鹜咄咄卑流俗,铸我长印字盈握。我书不为世眼能,只见挥毫鬼夜哭……我今佩印如斗大,不能杀笔枉为下。”几乎是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对“草圣”这个称号的自信、自负与自勉。磊落真率,丝毫也不隐瞒、不躲闪,只愿以此构筑起艺术人生。而从《题怀素自叙帖》中,我们同样可以感受他的高度自信:“怀素自叙何足道,千年书人不识草。怜渠悬之酒肆间,即恐醉僧亦不晓。我本主草出于草,张芝皇象皆典常。余之自信固如此,持之教汝休惶惶。”对于唐代草圣,这位当代草圣照样批评“何足道”,原因是怀素的自叙帖多处打破草法,叫人难以辨认。看来除了高二适,怕是谁也不会拥有这样孤傲、豪迈的诗魂。 陈益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温度计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